一家之言:苏超不是用来踩职业联赛的工具
苏超的爆火不仅仅带动了民间体育的氛围,让人们在职业联赛之外,有了更多可以投入足球感情的地方。
江苏13个地级市,也被称为13太保。他们之间的比赛,也被球迷贴上了不同的标签。例如徐州和宿迁,被贴上了楚汉之争的标签。让人们接触足球的同时,更好地了解江苏13个地区的文化。
苏超的爆火引发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。例如某个全网有百万粉丝的大V提出了苏超要取代职业联赛。很明显,这位“爱国”大V就是打着苏超的名义去踩职业联赛。
这位“大V”的言论虽然让人无语。但它和很多吃黑国足流量的自媒体一样,不会带来很大的危害。
因为没有人会要求自媒体人,尤其是对足球一窍不通的自媒体人有很专业的知识。
但是,更加让人寒心的还在后面。那就是国家队媒体亲自下场做出了对比,还有人甚至在下面评论说这才是“国家队媒体”应有的样子。
这篇抖音虽然已删除。但它却深深伤害了所有热爱足球的人的心。因为他们刻意选择了碰一踩一,是典型的又蠢又坏。这一次更坏的是国家队媒体起了非常不好的头。
我为什么说那些吹捧苏超踩国足(包括之前吹捧村超踩国足)的自媒体大V、甚至是亲自下场黑的国家队媒体非常蠢呢?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忽视(也许是刻意的)了职业比赛和业余比赛的差距鸿沟。
众所周知,很多苏超好球员,他们或多或少都有职业训练的背景。这都是业余选手(甚至是爱好者)难以达到的高度。国家队比赛虽然有过诸多爆冷的新闻,例如2002年韩日世界杯塞内加尔1-0战胜法国;2022年世界杯,沙特爆冷2-1战胜阿根廷;2024年欧洲杯小组赛,格鲁吉亚1-1战平捷克;2-0战胜葡萄牙的例子。但这些有个大前提,他们都是职业球队。
甚至很多被贴上“业余”标签的苏超球员,例如苏州队的寇程,曾经是中甲球队苏州东吴的梯队的人马。
国外很多大器晚成的球员,例如瓦尔迪,人家就是职业训练从没有间断过,也时不时被一些无良媒体贴上业余的标签。
欧洲很多业余球队,例如圣马力诺,列支敦士登,直布罗陀,他们面对欧洲豪强的比赛可以说是输多赢少,大比分输球都是家常便饭。这就是事实。
如果真的让村超,苏超代表国足出战,可能面对印度、巴基斯坦我们都没有胜算,更别说对阵日韩。
坏,就是它给很多网暴、甚至是各种对立提供了便利。本文的主角吴曦,谁知道他曾经断过鼻梁骨(就是国家队比赛),也许人们只是记住了他的“防守躲球”(下意识动作)和一则代言。
也是那一年,中国女足夺得女足亚洲杯,多少人借此炒作男足不如女足。浑然不知道,男女在体力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吗?当然,他们也看不到我们的女足已经与强队拉开差距的事实,也没有人真正花钱去看过女足。
这一切都是他们的借口而已,为了流量狂欢。就像那些吹捧村超,说村超取代国足的人,谁又真正关心过榕江呢?